關於本書潘霍華是誰?
他是殉道者?神學家?還是諜報員?
或許我們對潘霍華的認識,僅止於此。
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德國神學家、牧師,認信教會成員之一。因參與抵抗納粹政權的行動,於一九四五年四月九日被處絞刑。他在一九二七年完成博士論文《聖徒相通》(Sanctorum Communio)三年後提交《行動與存有》(Act and Being)論文。取得大學教師資格。一九三五年他出任認信教會的神學院院長,教授「追隨基督」及其他科目,其後完成膾炙人口的著作《追隨基督》(Discipleship)和《團契生活》(Life Together)。
本書名為《牧者潘霍華》,作者刻意勾畫出潘霍華牧者的一面,以其教會觀為緯,展示他對牧養職事深具信仰洞見的看法。本書集結二十多篇文章,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論潘霍華的生平與生命,從多個角度認識潘霍華這位「複音的」神學家,怎樣成為一位回應處境的牧者。第二部論潘霍華的教會觀,從他的論文及著作所蘊含的社羣神學出發,探討他對教會與世界的雙重關係的看法:教會在世而不屬世,而得見其為一位對教會念玆在兹的牧者。第三部論潘霍華的牧養職事觀,呈現他對宣講、靈性關顧及青少年牧養等這些少為人識的教導,為我們提供潘霍華另一面的牧者圖畫。第四部論潘霍華的行動及倫理,了解他早期參與認信教會及後期加入軍中反情報組織謀反小組的抵抗納粹政權的爭鬥,展現其為一在思考中行動、在行動中思考的牧者。
「鄧博士用另一角度——牧者,幫助我們認識潘霍華。面對風雲色變的政局,教會當作的是甚麼?潘氏由始至終都認為他和教會的首要任務,是培育信徒成為耶穌的門徒。這點對今天的牧者和教會是很好的提醒。潘氏信仰的掙扎,以生命影響生命,這是牧者的典範。上述兩點,本書有很深入的分析。」
——袁天佑
循道衞理聯合教會牧師
「一直以來,我甚欣賞鄧博士對潘霍華的研究和理解,他對潘霍華的研既全面且透徹,堪稱華人教會中潘霍華研究的翹楚。當讀者細讀這書,就好像邀請鄧博士進入他們的私人的書房,細聽鄧博士鞭辟入裏的講論,領受潘霍華牧養神學的心得,並且樂在其中。」
——曹偉彤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院長、基督教思想(系統神學)教授
「這本書把潘霍華一生動人的故事、作為及神學,以嶄新的詮釋角度呈現出來,並發掘出潘霍華經歷中的新事迹。本書並不以撰寫聖徒傳的方式,而是以反偶像的方式來探討潘霍華。本書之所以精彩,在於讓教會看見為甚麼此牧者/神學家在多元的和極端的二十一世紀後現代的世界中,有那麼多的貢獻。」
——周學信
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教會歷史與神學教授
「不同的作者賦予潘霍華不同的頭銜——神學家、情報員、先知或殉道者。鄧紹光博士的所作卻為潘霍華選擇了一個平凡而偉大的身分——牧者。《牧者潘霍華》強而有力地證明,噃霍華最主要和真正的身分是一位好牧者(人),因為他為羊羣捨命。」
——歐力仁
台灣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潘霍華主持芬根瓦地下神學院時,要求神學生每天早上花半小時默想詩篇經文,這些經文後來成為了畢業生在殺戮戰場上的重要精神支柱。潘霍華引進天主教修道院的退修經驗,讓神學生過著人民公社式的團契生活,以之作為二戰後德國教會重建的藍圖,這本書讓我們重新發現潘霍華對牧養年青人的領悟。」
——劉進圖
明報教育出版營運總裁
「潘霍華是誰?我們要麼把他塑造成屬靈操練的楷模,要麼就強調他反抗希特拉的英勇。讀《牧者潘霍華》,你會看見這兩者怎樣在追隨基督的思路下互為表裏,幫助我們在權勢橫行的時代牧養教會,避免教會成為實現個人野心的宗教俱樂部,而能與人同在,人為人捨己,與基督的身體相稱。」
——梁柏堅
突破機構事工發展總監
|目錄|
曹序
釋題
第一部 複音:論生平與生命
第1章 掙扎於兩個世界
第2章 從言詞轉向真實
第3章 在困迫之中作門徒
第4章 潘霍華的複音生命
第5章 詩人潘霍華
第6章 怎樣的生平?何種的神學?──諸種潘霍華傳記的容貌
第二部 社羣:論教會與世界
引言
第7章 潘霍華的社羣神學──處境及時代中的教會
第8章 潘霍華兩篇論文與兩門講課對教會─羣體的看法
第9章 潘霍華《追隨基督》中教會─羣體的非世界性
第10章 潘霍華《獄中書簡》中教會─羣體的世界性
後記:今天,教會-羣體仍然有用嗎?
第三部 牧者:論職事與牧養
第11章 潘霍華對教牧/牧養職事的看法
第12章 默想上帝的話語
第13章 上帝話語的宣講
第14章 靈性生命的關顧
第15章 再思「靈性關顧」講課
第16章 牧養關顧是怎麼一回事
第17章 情慾與靈性的試探
第18章 婚姻,是哪一種秩序?與教會何干?
第19章 家庭,哪一種羣體?怎麼樣的愛?
第20章 潘霍華的〈論教會中青年工作的八條提綱〉
第四部 爭鬥:論行動與倫理
第21章 德國專權下的認信教會──從歷史看教會
附錄一:德國認信教會的爭鬥
附錄二:德國的教會爭鬥,哪一種爭鬥?
第22章 教會的爭鬥、神學的爭鬥──認信教會與潘霍華
第23章 潘霍華的公共神學
第24章 追隨、承擔、悲劇──一種敍事式的引述
第25章 悲劇?謀反?
後記
|作者簡介|
鄧紹光,早年畢業於樹仁學院工商管理學系,後於新亞研究所與中國神學研究院分別獲得哲學碩士與道學碩士,最後於英國聖安德烈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完成博士學位。先後任教於中國神學研究院、信義宗神學院,現為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思想(神學與文化)教授。著有《政治中的教會》、《盼望.神學:莫特曼》、《詞語破碎處》、《殺道事件:潘霍華倫理的神學對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學的批判意涵》、《界限與倫理:潘霍華的倫理神學》等書。
產品編號:LP261
ISBN:9789624575385
尺寸:154*230 mm
頁數:368頁
重量:520克